Appearance
职场为何如此艰难?
职场的艰难有个人、环境两方面原因。
个人原因
心理学家雷蒙德·卡特尔(Raymond Cattell)曾提出,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:
流体智力:与抽象思维、逻辑推理、创意、环境适应相关的能力
晶体智力:利用以往经验和知识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
负责流体智力表现的大脑前额叶皮质是儿童发育最晚,又是成年人最先衰退的部分。所以流体智力通常在年轻时(20 ~ 30 岁左右)达到高峰,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。
很多人发现:
随着年龄增长,注意力不再能长时间集中
曾经能胜任的复杂逻辑、创意工作,现在无法胜任
就是因为流体智力下降导致的。
如果你的工作依赖流体智力,那么随着年龄增长,你的竞争力将逐渐降低,并最终被年富力强的年轻人超越。
这是人体生理的客观规律,也是职场危机的个人原因。
环境原因
传统的职业发展路径充满了脆弱性
。
脆弱性
一词来自《反脆弱:从不确定性中获益》一书,用于描述“系统、对象或个体在面对压力、冲击或不稳定环境时易于受损或失效的特性”。
脆弱性有 3 个特点:
- 衰减的功能:在冲击下,脆弱体系的功能可能迅速下降
即“由于流体智力下降导致的竞争力下降”。
- 无法恢复:当面对外部挑战时,脆弱系统往往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
公司要求员工有“连续且稳定的职业经历”(比如一家公司呆 2 年以上,工作之间不能有太长空窗期...),一旦履历连贯性被打破,对接下来的求职会很不利。
- 敏感性:对外部影响非常敏感,哪怕小的变动也可能导致显著的负面效果
有很多“不受我们控制的因素”会影响职业发展,大到行业步入下行期、公司经营不善,小到换新领导、同事恶意排挤...
问题根源
从环境角度看,造成脆弱性的原因在于 —— 在传统的职业发展路径中,职场人的每一步决策都依附于“公司”这个载体。
倾巢之下岂有完卵,“公司经营不善”对“依附于公司的个体”来说就是降维打击。
从个人角度看,晶体智力相比流体智力的衰减曲线会更靠后(40 ~ 50 岁才开始衰减),所以“依赖晶体智力”的工作会有更长的职业生涯,比如教师、咨询师、律师、作家...
晶体智力的本质是以知识渡人
,即使之前从事“依赖流体智力的工作”,但逐渐转移到“依赖晶体智力的工作”,也能延长职业生涯,比如:
医生:年轻时在一线主刀,年长后以教学工作为主
工程师:年轻时在一线实施,年长后从事架构设计、团队建设
综上所述,对 20 ~ 40 岁的职场人,更好的职业发展策略是 —— 在维持本职工作的同时,发展一条“依赖晶体智力且不依附于公司”的第二曲线。
此消彼长,渐进、平滑的完成职业转型。